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2016
1000 2024-09-05
7月24日,这个日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却是东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东京奥运正式进入一年倒计时,这一天,林丹在2019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首轮负于丹麦的约根森。这两件事原本毫无关系,但在发生在林丹身上,就没那么简单了,大家说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个近几年不停在循环的问题:林丹能去东京奥运会吗?
这个问题,耳朵都已经听得起茧了,但在不同的时间点会有截然不同的舆论。
早在伦敦周期,应该没有人会提出这个问题,林丹状态还行,依然是国羽最强男单,里约奥运周期,林丹饱受一些争议,但他最终还是杀入了半决赛,而到了东京周期,这个问题就开始显得比较严峻了。
2012年8月6日,林丹拿下伦敦奥运会金牌,成为历史上首位卫冕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的选手,仅仅几小时后,林丹的个人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在网络上线。就在他还没出征伦敦前,他已经在自传中隐约提到2020年的奥运会。当时正值巅峰期的林丹,提出这样的想法,自然会被理解,而且也得到大家的支持,球迷当然愿意多看林丹几年,在那时更多的是一个愿景、一个长期计划,没有人会马上认真去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能性。如果非要较真,那也应该先去计算里约的事。
2016年,林丹半决赛不敌李宗伟,最终拿到第四名,结束了里约奥运之旅,这时候,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但球迷还是愿意相信林丹能够去东京这个梦想,毕竟当时的林丹状态还算可以,依然可以与任何一位世界一流球员抗衡,且保持不错的胜率,起码不会无缘无故的输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选手。2017年,34的林丹在半个月之内斩获世锦赛银牌并第四度加冕全运会男单冠军,这又是对林丹自己、对团队和对球迷的一剂强心剂。林丹东京奥运会参赛的筹码,又增加了一分。
林丹
压力之下自我怀疑
2017年下半年,林丹状态遇到滑铁卢,在半年内的比赛中林丹都无缘决赛圈,但当时的舆论风向并没有大变,因为对于林丹来说,这些比赛其实无关紧要。而到了2018年,林丹再次闯入了全英公开赛决赛,虽然最后不敌石宇奇获得亚军,但大家似乎又看到了林丹状态的回暖,但没有人能想到,之后林丹的发挥,犹如过山车一般,直线下坠,在2018年下半年的连续12站比赛中,他不仅均无缘四强,其中有一半是一轮游。
陷入这种“一轮游”怪圈,但其实并不只是输球的问题,而是越输球,积分越少,排名便越低,使得林丹要保持排名就得频繁参赛,而参赛频繁又反过来导致训练得不到保证,状态难以保持,这样似乎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在这半年里,关于“林丹的状态”或“林丹去东京”的讨论甚至质疑的声音汹涌而至,甚至已经激进到要林丹下课的地步了。
或许林丹在球迷的心目中就是那么的“神”,超级丹永远是一种信仰,球迷们心中无法接受自己心目中无敌的偶像状态和成绩下滑得如此快。但竞技体育就是这样,强大如“双圈大满贯”的林丹也无法逃过时间的侵蚀,也无法避免舆论洪流,因为这种声音源于当下,源于成绩,源于林丹状态,媒体和舆论不会质疑你的过去,但却会陈述你的现在,会放大你的漏洞,揣测林丹的心理。林丹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我深陷压力之下,甚至对自己都开始有所怀疑。”
自我鼓励发挥优势
2018年,中国常州公开赛,林丹大战三局,不敌印尼选手金庭,而在中国福州公开赛上,林丹三局不敌状态火热的桃田贤斗。林丹那段状态低迷且连续输球的日子,我们作为媒体也在现场看见过。尽管感觉十分煎熬,但我们一直没有从他眼中接收到失落而消极的讯号。尽管输球,林丹依然是大度地、正常地和对方握手,结束比赛,然后喃喃自语地走到混采区。当中必然会发生的是皱眉、摇头、甚至叹气,但那都是一闪而过的小细节,不会停留太久。
混采区中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或是含沙射影,有问得比较隐晦的一些媒体,或是绵里藏针,也会有一针见血、直戳痛处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林丹应对媒体经验十分丰富,他从来不会被带节奏,也不会回避这些问题。在混采区的林丹,总是冷静而没有过多表情的,好像刚才的比赛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输球的情绪已经散去。也正是因为这种冷静让他能思考,能充分利用他现在最大的优势:经验、头脑、心态。
2018年最后几个月比赛密集,林丹在两个多月内连输桃田贤斗三次。第一次在日本公开赛,林丹0-2不敌对手,两局仅仅得到8分和10分,赛后不少球迷也炸了锅,但赛后林丹只是淡淡的表示,说自己速度有些慢,节奏和调动不够理想。两个月后来到福州公开赛,林丹依然是两局输球,但这次局分是15分和21分。这一次,林丹取得了和自己相比的进步,他看到了自己能打得比之前好的原因,而且他是在输球后笑着、坦率地在聚光灯下分析自己的进步。
这样子的林丹,或许以前从来不会有,那个巅峰时期的林丹,别人一直在追逐他,而现在的林丹,却开始思考,如何追逐别人。那个时候在现场,你总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林丹赢球了。他在不停地给自己正能量,用当下的优点鼓励自己。在紧接着的中国香港公开赛,林丹的表现再一次进步,从桃田贤斗的手中拿下了一局。尽管最终的结果仍然是输,但比分的进步和局数的进步对于当时的林丹来说,就是很好的褒奖,因为对手是炙手可热的桃田贤斗。
林丹
说服自己不断坚持
其实,林丹的这三次进步,就像林丹所言,这是“说服自己”的能力,从心理上允许自己输球,学会接受输球,让自己的心态迅速平静,并且激励自己想办法去渴望赢球,但是,让一个有过如此辉煌成绩的人允许自己输球谈何容易?
再者,林丹的辉煌恰恰有相当一部分功劳来自于他和普通人规律的不同,他几乎没有严重的伤病。他说过这句话不下百次:“如果有大的伤病,我早就退了。但事实是我身体很健康,我是可以打的。”每当他还能看到自己有优势的地方,他就能不断地说服自己去坚持。
这种优势,并不能单纯地与现在的“小鲜肉”比,没有意义也没有可比性,从原来的70后,80后,到如今90后占据主流舞台,甚至00后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对手一直在变化,林丹却依然没有变化,他一人经历了“四个十年”。林丹清晰地明白这一点,他说:“只要你不退,就会一直遇到让你难堪的对手。”
既然林丹的优势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年轻球员相比,那这些所谓的优势要和谁去比?难道是和那些退役的队友,那些跟林丹一样继续坚持的老将相比吗?当然不是,优势是来源于二维度的纵横综合对比。比起比自己动辄小十几岁的对手,林丹依然有足够的资本与其竞争,林丹说“这让自己足够骄傲”;对比于还坚持在赛场上的老将,甚至是对比于那些同批次的、已经退役成为教练的队友们,他的身体情况优秀,每一天都能高效完成训练任务,他说“因此不能无故抹杀自己的可能性”。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早在十年前就埋在了林丹心里。2009年全运会上,林丹蝉联羽毛球男单冠军,成为了国内第一人。当时还在带林丹的汤仙虎教练对他说:“从来没有人能做到蝉联全运会冠军,你都走到这一步了,就再坚持一下。”结果,坚持之下的林丹又蝉联了两届全运会,还一口气把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冠军都蝉联了。林丹说,汤导不带他多年了,但那几句话却一直刻在心里。
林丹说:“我现在就是和自己做斗争,不断再创造一些纪录。我觉得不要把自己弄得太沉重,不能老在想我要36岁了,我体能可能不行之类的。心态是很影响身体的,如果你心态不好,尽管20岁也会感觉有心无力。所以,我在努力变得更纯粹、更简单。”
林丹在训练中
个性训练全新境界
外出比赛就要谈输赢,这样无法真正地让内心变得纯粹和简单,那么在队里训练就该是最好的“蒸馏法”。2018年12月,林丹没有参加广州总决赛和羽超联赛,也没有给自己放假,他把这段时间完全贡献给了属于他自己的冬训。
那段冬日时光,林丹每天早上都早早地出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田径场,在400米塑胶跑道上一圈圈地按照规定时间完成跑步任务。有一次,田径队邀请媒体去采访运动员苏炳添,在一旁正按计划跑步的林丹还被一下子出现的大批记者吓到了。苏炳添透露,他们在这里训练了一段时间,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林丹,他很佩服和理解此时的林丹。
结束晨跑之后,林丹依旧按照自己的计划,混迹于球馆或者体能馆。众所周知,林丹现在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很多训练计划完全自给自足,但总体计划的时间表,依然还是按照国羽男单组走的。男单组的小将白玉鹏对这一点特别有感触,他说:“之前我觉得,丹哥都三十几岁了,训练可能不会那么系统,强度也不会那么大。但是和丹哥一起练了才发现,他训练的系统性一点不比我们小队员差,强度不比我们小,投入时间更不会比我们短。”
林丹的训练计划既有大部队的统一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差异性。像每次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后的放松拉伸,男单组都是统一进行的,而林丹和谌龙两位老将都是分开单独进行。老将的身体机能不如巅峰时,唤醒和平复都更复杂和小心,这也决定了他们在训练前后用的时间比年轻队员要长。
训练时,老将的专注度和投入度是无可挑剔的。或许小将们偶尔还会偷个懒、伸懒腰、打呵欠,林丹这样有目的性、知道自己缺什么的球员则会把时间的效用最大化。比如说,林丹很少会在一节课里把各项技术都练一遍,他通常只会练其中一到两个技术,化整为零。再者,既然已经把这节课用得这么细了,要求就得最高。一组多球中倘若失误了,林丹绝对会要求教练或队友再来一个,甚至重来一组,这是好几位小队员同时提到的一点。
林李谌再同框
前行路上想念宗伟
林丹在2019年4月,迎来一次爆发。他在马来西亚赛上连胜周天成、苏庞余、常山干太、石宇奇和谌龙,在李宗伟的主场,打破了刚好两年整的高级别赛事冠军荒。
和夺冠一样有意义的是颁奖典礼上的“回忆杀”,现场为林丹和谌龙颁奖的正是李宗伟,当时李宗伟仍未宣布退役,大家还在期待拿督的归来,而三人再度同框,三位久违的“老男孩”在颁奖台上拍下了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相似的一张照片,让无数人大呼“眼里进了沙子”。
其实,林丹与李宗伟的这场“约会”,大家就一直在关注,随着林丹一直晋级,爆发井喷,观众也彻底沸腾了,而当林丹在颁奖典礼上见到李宗伟,当时两人在冠军台上的窃窃私语,观众的心情,不言而喻。
说到林丹,就不得不提李宗伟,但凡懂点羽毛球的人甚至略懂体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很早之前林丹说过:“李宗伟在马来西亚是绝对的唯一,所以他能够坚持到东京更顺理成章。”这顺理成章的观点被不可抗力的病魔否掉了,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林丹。
李宗伟的复出时间一拖再拖,所以林丹对李宗伟宣布退役没有感觉特别突然,意料之中的情况,话虽如此,林丹还是会感到那真实的失落和动力的减弱,林丹当时的:“独自上场没人陪我了”的微博,也让大家感同身受,这么多年以来,李宗伟其实一直是支持林丹的动力。两人彼此之间都是潜在的比照对象。现在李宗伟退役了,林丹偶尔会感慨,动力也没以前那么大了。
林丹
争取积分无暇停歇
身边同一时期的队友、敌人越来越少,林丹现在身处的跑道其实是孤独又独立的,其他道次的选手很少能影响到他。李宗伟挂拍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林丹现在要超越的人,不是旁边的领先者,而是同一跑道上的自己。
2019年,林丹的表现依旧没有太大起色,甚至还缺席了苏迪曼杯,这一消息也让不少球迷惋惜,但林丹却没有时间感慨,他需要积分,他在后面报了很多以前从来不会参加的低级别比赛,比如说在世锦赛后的白俄罗斯国际挑战赛。这类型比赛的级别,还在超级100赛之下,即使拿到冠军,积分也仅为2500分,而现在超级1000赛和超级750赛的首轮分数就超过了2500分。这意味着,只要成功报名高级别公开赛,就算一轮游,拿到的积分也高于在国际挑战赛夺冠。
权衡之下,为何林丹还是坚持报名参加低级别赛事?一是为了寻找比赛状态,二是要秉承“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的理念。林丹在采访中的一句话直接把很现实的状况说了出来,他说:“我也想好好集训,好好调整,但我不能歇,因为对手和队友都没有歇。”
林丹想东京奥运会,其实最难的不是身体,不是状态,也不是心态和动力,而是奥运资格。要看奥运积分,而奥运积分就要看积分赛,同时还要与队友争夺。中国队要实现男单满额参赛,必须要有至少两人进入奥运积分排名前16。林丹的世界排名,已经跌落至十名开外,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警戒信号。而且林丹还要面对队内的竞争,有石宇奇,还有谌龙,还有陆光祖、黄宇翔等。
其实林丹也十分感慨,因为他要把这十几甚至二十几站积分赛完整地完成,本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现在他的表现并不尽人意,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如既往的说服自己,不要局限于一站比赛的好坏,不要因为比分落差太大而心态崩溃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大概是以前的林丹从来不用考虑的,但现在,他成了一名调节心态专家。
林丹
淡看成败超越自我
林丹说:“我希望以后即使我退役了,或者不从事羽毛球相关事业了,大家回忆起林丹,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拿了这么多的冠军。我也想让大家记住,林丹即使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低迷的时候,他依然在努力去尝试、去追求目标。有时候,这个意义比冠军的意义更重要。”
对于一年后东京奥运的那些事,其实林丹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尽力去拼搏,一切就交给命运吧,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一年后的事情,他表示,不要把一站两站比赛的结果看得太重要,甚至不要把奥运会看得那么重。有很多人会追问林丹现在到底还在追求什么,该拿的冠军都拿完了,还有什么目标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一名运动员只要还能站上比赛场地,还能战斗,还能夺冠,那么他为什么要停下来?况且,林丹现在的动力又多了一分。儿子小羽渐渐长大,开始懂事,开始读懂羽毛球之后,只要他说出一句“爸爸加油”,那对于林丹而言,就是最好的激励。
林丹曾走上过巅峰,也跌落过谷底,但无论如何,林丹已经写出了属于他的故事,他是一个传奇的存在,每个人都敌不过自然规律,敌不过时间的侵蚀,林丹也一样,但相比这些胜负得失,林丹更在意的,是他突破自我的这个过程。
来源:《羽毛球杂志》
—— END ——
整理编辑 | 锋哥
今天林丹2012奥运会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林丹2012奥运会杀球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ahcadc.cn安河网运动健康兴趣生活网站。